夜间
笔趣阁 > 东周列国传奇 > 第一百一十章 一代宗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biqukan.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一天,一个鲁国人带着一帮门徒来到齐国。齐景公一打听这个人的来头,当即兴奋起来。他马上吩咐人去招呼,准备第二日亲自接待。


这个人姓孔,名丘,字仲尼,正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关于他的事迹,齐景公早有耳闻。


孔丘的父亲叫做叔梁纥,就是当年在偪阳一战中手托千斤闸的那位鲁军将领。当然,这不值得夸耀。因为叔梁纥军职其实不高,在鲁军中也就是个中下极军官。


叔梁纥原本有一儿九女。儿子有腿疾,叔梁纥担心他因为腿的问题日后没出息,想再生一个儿子,于是娶了个年轻的民女,名叫颜征在。


叔梁纥为了求子,曾带颜征在到曲阜东南方的尼丘山去祈祷,从尼丘山回来后,颜征在果然生了儿子。叔梁纥给他取名为丘。孔丘在男孩中排行老二,又是在尼丘山求来的,所以又取字叫做仲尼。


孔丘三岁丧父。颜征在是妾,在孔家受大房的排挤,所以叔梁纥死后,她在孔家待不下去了。颜征在挺有志气,她带着孔丘离开了老家陬邑,从昌平乡搬到了曲阜,靠着给人帮工,艰难度日。尽管生活艰难,但她也没有忘记叔梁纥的遗愿,一心想把孔丘培养成一个有用之才。


孔丘十四岁进了“官学”。他聪明勤奋,悟性极高,所读之书皆能背诵,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先生和同学都喜爱他。而孔丘也热爱学习,并立志要专研学问。所谓“吾十五有志于学”,说的就是这个时期。


孔丘十七岁丧母。他想把母亲葬在父亲墓旁,但却不知道父亲的坟在哪里,于是只好把母亲葬在村边的山上。后来他打听到父亲的坟墓在曲阜以东的防山,便不辞辛苦的将母亲的坟迁到防山,葬在父亲墓旁。这件事博得了邻里们的赞誉,都说他是个大孝子。


孔丘十八岁的时候已经长成一个英俊青年。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他学完了“官学”的所有课程,并且自认为学问相当不错。


有一天,季孙氏宴请民间读书人。孔丘想去露个脸,于是不请自来的到了场。没想到,季孙氏的大管家阳虎见到他便骂道:“这里来的都是名人,你算什么?赶紧滚出去。”


孔丘经过这次羞辱,发愤图强的学习。所学“六艺”(诗书、礼节、音乐、射箭、驾车、算数)日渐精进。他那时住在达巷,知道他的人都夸他学问好,但孔丘却谦逊的说:“我会什么呢,就学会了驾车。”


孔丘二十六、七岁的时候谋到了第一份职业,叫做“乘田”,就是管理牛羊的差事。他很敬业。他说:“我要把我管的牛羊养的膘肥体壮。”他果然做到了。


后来,他做了“委史”,相当于现在的会计。他说:“我一定得把我经手的账目搞的清清楚楚。”他又做的很出色。


孔丘三十岁的时候,名声渐渐大了起来。有些人便拎着干牛肉来找他拜师。孔丘欣然接受。他的学问渊博,教的也很好,很快就获得了人们的信任。他的学生中不仅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子弟。来的人多了,孔丘就专门开办了一个书房,用于教学。当时的学堂都是官办,叫做“官学”,孔丘是私人办学,叫做“私学”。他收的学费就是十条干牛肉。


他教学的收入远高于他当差的收入,再加上教学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事情,于是他干脆辞了“委史”的差事,一心一意干起了教书的事情。“三十而立”就含有自己能够养活自己的意思。由于他的门生多,名气大,人们便称之为孔子,也有叫他仲尼先生的。


鲁国大夫孟僖子临死的时候,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适一定要去孔子那儿学礼。这两人都投到了孔子门下。南宫适后来做了官。


公元前532年,南宫适向鲁昭公提出申请,希望派他和老师去洛邑考察周礼。鲁昭公很支持,给他们一辆马车,两匹马,还有一个仆人。


两人到了洛邑,孔子送了一只大雁给老子做见面礼,向老子请教礼乐。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管理朝廷文献库的官员。其人学识渊博,后著有《道德经》,成为道家的开山鼻祖。


孔子见老子时,老子端坐于席上,长须白眉,双目微闭,犹如一尊雕像。孔子作为晚辈,态度十分谦逊。两人长谈半日。


老子对孔子的颇为欣赏,还将他推荐给了著名的宫廷乐师苌泓。


苌泓与孔子会面时,摆上古琴弹了一曲。孔子如闻仙乐,听得如痴如醉。一曲罢了,孔子即虚心请教音乐知识,苌泓于问答之间发现孔子悟性极高,心中喜欢,会见完了,他特意带孔子去参观了周朝的乐坊,看了乐器,还看了仪式表演。


孔子在洛邑逗留几天,完成了访问学习。临走时,他和南宫适去向老子辞行。老子很客气的的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以钱财。我不富贵,所以送不了钱财。我也不敢以“仁人”自居,可我又有话要说。因此我就冒充一下‘仁人’,送您几句话吧。”


孔子拱手道:“丘洗耳恭听。”


老子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意思是说:有的人聪慧而有洞察力,却因其聪明而使得自己靠近死的威胁,这是为何?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有的人学问渊博,见识广大,却常使自己陷于不测之险,这是为何?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的罪恶。身为人子,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为人臣,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自己。


孔子又是一拜,抬起头,眼巴巴的望着老子,显出一副还想聆听的样子。老子微笑道:“我要说的就这几句。”


孔子说:“丘跋山涉水而来,只为聆听先生教诲,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老子闭着眼,捻着胡须,略一沉思,然后说道:“那么,就再说四句。”


孔子赶紧作揖。老子说道:“其一,古之圣贤,皆成枯骨,唯一留下的,只有言论。其二,世道好,君子驾车而出;世道糟,就离开吧。其三,吾闻之,商贾之高明者,囤货居奇,看起来好似什么都没有;道德极高者,观之平常,好像愚钝。其四,你应该戒除骄傲,减少欲望,那些东西实则是你不需要的。”


孔子应道:“先生教导,孔丘谨记。”


老子说:“我要说的就这些了。”


孔子起身辞行,和南宫适一起回了鲁国。回来之后,学生们围住他问此行的收获。


孔子抑制不住兴奋说:“鸟,吾知其飞;鱼,吾知其游;兽,吾知其走;然而,飞者可以箭射;游者可以钩钓;跑之者可以张网捕捉。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乘风,何以行云,何以上天入地也。吾见到老子,呵呵,实在不可捉摸。吾揣测,老子乃一龙也。”


孔子见老子的那一年,一个坏消息传来,公孙侨死了。公孙侨是当时闻名天下的郑国名臣。孔子曾访去问过他,他对公孙侨的才干和德行十分敬佩。孔子听到公孙侨(字子产)的死讯悲伤到哭,他说:“子产是我见到过的最像古之“仁人”者。”


学生们不解,有人问他为何对公孙侨这般敬佩。孔子举了两个例子:


公孙侨主政的时候,有一次,郑国遭了火灾。有人请他去求神保佑。公孙侨说:“天道远,人道近。我们应该遵循贴近百姓利益的人道,而不要把期望寄托于渺茫无际的天道。”还有一次,郑国遇到水灾。有人请他去祭祀龙王。公孙侨说:“我们求不到龙王,龙王也求不到我们。我们实际上跟龙王毫不相干。求他何用?”


公孙侨的思想对孔子颇有影响。后来,孔子的学生在《论语》写了这样一段话,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到齐国的时候正好三十五岁,但是的名声已经蜚声天下了。所以他一出现,就引起了齐景公的兴趣。齐景公召见了孔子。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仲尼先生为什么到齐国来?


孔子说:“鲁侯被逐。这件事情,想必齐侯是知道的。我因此而离开。”


齐景公说:“鲁侯这这件事我知道,为他的事,我还差一点出兵鲁国。要不是晏子劝阻我,现在的国君还是他。”


孔子和齐景公说的鲁侯即鲁昭公。公元前517年,鲁昭公25年的时候,“三桓”之一的季孙氏把鲁昭公驱逐出境,然后季


孙氏联合孟孙氏和叔孙氏两家,共同立了鲁昭公的兄弟为国君,就是现在的鲁定公。鲁国的大权进几乎完全落在了“三桓”手里。鲁定公不过是做了个挂名国君。


孔子说:“‘三桓’之所作所为让仲尼忍无可忍,故而,我就来了齐国。”


齐景公说:“我们不说那个烦心的事,就说说治国安邦之策吧。请仲尼先生放言直说。”


孔子说:“当今天下大乱,天子被诸侯架空,诸侯被大夫架空,而大夫们也被自己的家臣架空,这种事情比比皆是。列国之中,几乎都有。原因何在?就在于礼崩乐坏。仲尼认为,这是导致乱臣贼子肆意僭越的缘由。要治一国,先兴教化。用什么来教化呢?唯有周礼是最好的标准。君臣之间,臣民之间,乃至一家之内,都应该有规矩。没有规矩的天下必然是一片混乱的。”


齐景公听得有点迷糊,于是问道:“怎么叫臣民们懂规矩,行规矩,不僭越?”


孔子说:“行以仁。有仁心,施仁政,宣仁义,则臣民知教化,规矩也就有了。”


齐景公听得更迷糊了。他虽然觉得孔子说的有道理,但他同时感觉到,孔子说的那些东西有点云来雾去的,完全不像晏平仲、司马穰苴等人谈的,都是些具体措施。齐景公觉得,这么谈下去,自己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于是他草草结束了谈话。


齐景公虽然没有搞懂孔子那套东西,但他认为,孔子是名人,既然是名人,一定有些能耐。于是他打算请孔子到朝廷来做官。他将这个心思告诉了晏平仲。


晏平仲说:“孔丘一派的人有两个毛病,一是太清高,再是太注重礼节。太清高就会看不起别人。这就很难和底下的人和谐相处。还怎么做事?太注重礼节就顾不到穷人的生活。主公,你也知道。齐国百姓省吃俭用才能勉强度日。哪有闲工夫和多余的钱来顾及零零碎碎的礼节和仪式?我观察到,孔丘出来的时候,车马很讲究,吃饭的时候对食物的样式、摆放也很讲究。他走路得有样子,上台阶得有步法,穿衣服得有规矩,还讲究礼乐。我听说他在鲁国就宣讲他那套克己复礼的思想。这对百姓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人家穷的没房子住,他还叫人家讲排场,倾家荡产的去办丧事。这怎么行得通?要是叫孔丘来治理齐国,老百姓怕是要被他弄的更穷了。”


晏平仲(晏婴,又称晏子)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智者”,算的上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根据《晏子春秋》记叙,晏子的思想非儒、非道、非墨。他在治理国家、休养民生等方面跟孔子的观点大有出入,完全不是一个路子。晏子自然是不能接受孔子那一套。


不过,晏子他很佩服孔子的学问,也很有风度。他对孔子保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齐景公受晏平仲的影响,最终没能用孔子。


孔子在齐国待了两年多。三十七岁多的时候,回到鲁国。从此开始广收门徒,专心搞教育。他的学生遍及天下,有贵族,有平民;有做官的,有经商的;有富有穷,有擅文者,也有文武兼备者,总之,什么人才都有。号称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孔子除了教学,也著书立说,以他为主,弟子辅助,编写、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这些著作既做教材之用,同时也集中展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孔门自成一派,叫做儒家。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儒家经典。此是后话。


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他终于实现了从政的梦想。先是做了鲁国的中都宰,第二年做了司空,又从司空升迁至大司寇。


孔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春秋末期,社会处在裂变中,各种思想纷纷涌现,犹如百花齐放,出现了许多灿若星辰的人物,而孔子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