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燕王远见,学问必须跟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biqukan.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朱高煦的野心,朱允炆丝毫不在意。


知子莫如父,朱棣以前还能说服自己,说二儿子不懂事,胡闹点罢了,可经过朱高煦几次进入安全局,想来也重新认识了这个傻儿子。


如今朱瞻基才是朱棣一脉的未来,也是朱棣前往北美洲的最根本动力。如何利用朱高煦,兴许已经在他的盘算之中。


或许,在朱高煦挥锄头累的埋怨时,朱棣一样会冒出一句: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可要多多努力。这大好的燕国,如此多娇……


打鸡血这种事,朱棣是擅长的。


北美洲的未来就交给这群人折腾去吧,唐赛儿想去那里传教就去传,能把土著拉拢到弥勒佛座下也是他的本事,至于朱瞻基会不会帮着篡改教义,将燕王定义为弥勒佛,这就不关大明的事了。以朱瞻基的脑袋,加上唐赛儿对朱瞻基的在乎,想来不会出现佛燕国。


想要火器,给他们。


虎蹲炮,火药弹?


给。


没关系,给他们就是了。哪怕是朱棣带人山寨出火药弹与火器,也不碍事。


黑火药的应用已经接近极限,二炮局正在探索新的爆炸材料,国子监已经出现了高浓度硫酸,他们已经在研制甘油了,未来使用硝酸、硫酸处理甘油,可以制出硝化甘油,这玩意不是火药,是炸药,比火药多了个「乍」,估计能吓人一跳。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国子监终于演变出了化学,这似乎是科学发展本身的规律所在。当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未知的探索,在创造的思维与实验的方法之下,开始深入了解物质的特性,物质与物质结合的特性,就如合金一样,国子监的人也相信,总也有些材料结合会拥有更大的能量,比如电能。


朱允炆在火器给与上很是宽大,先进的虎蹲炮直接批给了朱棣八百,火药弹八万。


朱高炽在得到消息之后,兴奋地找到朱棣,连忙将兵部与五军都督府联名文书递了过去:「父王,皇上不仅给了我们最好的火器,还给了我们大量的火药弹。」


朱棣仔细看了看,却没有朱高炽想想的那般高兴,只是陷入了沉默。


朱高炽不解,说道:「拥有了如此多的火器,我们完全可以零伤亡来解决问题,那里的土著未必准许我们进入,总需要展现力量才能让他们归顺。兵部、五军都督府推诿多次,这次皇上发了话,批给下来,为何父王不高兴?」


朱棣将文书放在桌上,问道:「炽儿,你想一想皇上为何会给我们如此多火药与火药弹?」


朱高炽不假思索:「自然是为了我们在美洲做事方便。」


朱棣深深看着朱高炽。


朱高炽这才意识到,似乎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思索着说道:「北美洲不需要那么多先进的火器,可皇上还是准许了。难道说那里有难以对付的敌人,需要如此多的火药弹?」


朱棣摆了摆手:「蛮荒之地,土著之民,如西南土司,何来强大?有火铳,强弓,硬弩,完全可以扫荡他们。真正让皇上丝毫没有后顾之忧地给我们这些火器,恐怕是因为二炮局有了更新、更强大的火器。」


朱高炽深吸了一口气。


当火器迭代到一定程度,落后的火器便会毫无用处。朝廷现在与帖木而国进行火器交易,根本上来说,不过是大明落后火器的转移,并借此机会换取黄金白银。


虎蹲炮与火药弹,这是军队之中的主战火器,在最近几年的对外作战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哪怕是父王去年征讨鞑靼,虎蹲炮依旧是主要火器。可看父王的意思,虎蹲炮已经落后了?


「外人不知道详细情况,你应该知道吧,代王朱桂是被一种神秘的火器给射伤的。那精准的程


度,令人毛骨悚然。」


朱棣见左右无人,便低声说。


朱高炽点了点头:「是有这么一种奇怪的火器,但在这之后,就再没出现过,也没有听说京军中装备了新式火器。」


朱棣呵呵笑了笑:「看吧,皇上还是留了几手的。若是我猜想没错,侦察兵很可能已经在更换新的武器了。二炮局那里,也一定有了新的进展。有所依仗,稳操胜券,才可能不在意威胁。」


朱高炽苦涩地点头:「二炮局那里消息封锁的厉害,对外并无消息传出。但皇帝几次下令从户部批给宝钞,想来是有了大进展,用于奖励所用。」


朱棣走至门口,看着院子里的阳光。


天开始热起来了。


朱棣轻声吩咐:「记得带一批先生与匠人一同前往美洲,利用好你在国子监修习过的身份,拉拢一些人跟着一同前往。燕国也需要修习各类学问,也需要掌握先进的思想。只有这样,二十年之后,我们回头看大明,还能看到熟悉。」..


朱高炽连连点头。


面对如今的大明,变化开始增多,尤其是国子监的学问方面,可以说是充斥着各类复杂的学说,有些学说匪夷所思,光怪陆离,但在这些疯狂的背后,却带来了诸多新的突破。


比如有国子监监生想要论证这世上并不存在地狱,佛门说讲述的地狱是虚无的,于是选了一处风水绝煞之地,带人非要挖穿了看看。结果地狱没找到,硬是研究出了一套深凿井、深支护技术、深提起技术……


谁也不清楚这些人在胡来、乱来的过程中,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学问,开出怎样的结果。燕国若十年不与大明联系,不重视教育,只关注建设,那十年之后,恐怕连望大明项背的资格都没有了。


学问上,必须跟上。


朱高炽在国子监修习多年,有不少同窗好友,一些还在户部,关系铁得很,游说一番,未必不能说服。


朱棣叹了口气,道:「采购一批国子监的教材,一并带去。」


朱高炽答应道:「教材、先生、匠人、大夫、稳婆……一应人才,都将征来。只是,唐赛儿那里想要带一批白莲教徒出海,会不会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