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帝王觉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biqukan.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月二日,金陵地震。


四月五日,金陵再次发生地震。


四月八日,金陵不仅地震,还死了三十余百姓。


如此频繁的地震,引起了都察院御史们的警觉,一些礼部官员也开始奋笔疾书。


无一例外,都在说:


皇上迁都引起上天不满,现降下地震以示警告,若再不停止迁都,恐有大灾降世。


进言的文书一封接一封。


朱文奎都懒得仔细看这些文书,交给杨溥收起来晚点烧了去。


北平新都已完全竣工,外围城墙也已筑成,当下北平正在做最后的清扫、点缀、物件置办、人员进驻等事宜,一些衙署都已经开门了,比如刑部衙署,人到了没两天,直接就开业了,抓了好几个不法事之人。


北平卫军营正在分流,一部分缺乏战力的退出,一部分外调至地方卫所,一部分直接加入未来北平京军。就连北平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也开始合并与调整,布政使司挑选人员直接进入吏部、户部,按察使司全部并入刑部,都指挥使司进入五军都督府。


朱文奎以为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应该看得清楚,迁都已成大势,不可逆转,可谁知道这群人竟还不死心,借地震来攻击朝廷迁都决策。


杨溥看了几眼,发现这些文书无一例外都是一群老官员写的,他们多品阶不高,又没了晋升希望,加上根基在金陵附近,自然想抓住一切机会反对迁都。



太子,这文书不批,也不合适吧?」


杨溥认为,置之不理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更多的奏折,下次看奏折的时候更费神,因为会多看到一行「上次写文书没批,可能没看到,我再写一封」之类的话。


朱文奎想了想也是,于是挥笔写下:


若上天反对,当震泰山共北平、金陵三地。若无,则准之。


地震这玩意是什么,朱文奎早就听朱允炆解释过,但作为皇室之人,还不能放弃天授神权,放弃天人感应。


你不是说金陵地震是上天反对,它反对的话,那就三个地方一起发地震让我看看,都震了,迁都不迁都咱们就商议商议,只震一个金陵,这不是说明金陵不安全,催促咱赶紧搬家嘛。


杨溥看着朱文奎批阅的文字,嘴角微微一笑。


这还真是绝了。


泰山相当于在北平与金陵的中间,隔着那么远,别说三处不太可能同时地震,就是同时地震了,谁也说不清楚。


小地震晃两下地方上都不上报的,谁知道千里之外震没震。


工部尚书黄福走了进来,行礼之后,递上文书:「太子,燕王府举家迁往封国,那北平与金陵两地的燕王府该如何处置?」


朱文奎看着黄福,对这个问题有些始料不及。


这倒是个大问题,北平修建有燕王府,而且还不小,可现在燕王这一脉已经确认全部去封国了,燕王府已经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可如何处理燕王府是个


大问题,这是王府,规格确定好了的,只能给王爷一级。而其他藩王都有各自的府邸,用不着燕王的房子。


杨溥见朱文奎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处理,低声说了句:「要不,卖了吧。」


「啥?」


朱文奎错愕不已。


黄福也瞪大眼,以为自己听错。


杨溥解释道:「北平燕王府也好,金陵的燕王府也好,都居在繁华地带,占地颇多。若是拆了,改建为商铺,将这些商铺售卖或租给商人……」


黄福虽然震惊于杨溥的大胆,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法子。


朱文奎摇了摇头:「这事涉及皇室宗亲,孤需要请示父皇。」


杨溥、黄福点头。


朱文奎抽出一份奏折,打开看了看,对黄福说:「为了应对此番迁都,朝廷下了大气力,做足了准备。只是前两日接北平布政使司张昺文书,其对北平涌入人口数量很是担忧,提出在北平城外设置八座大镇的设想,报至金陵与工部商议。」


黄福接过文书看了看,面色尤是凝重。


元朝时,北平名为大都,城内外人口无数,城外汇聚了不少人家。只是因为战乱人口锐减,至洪武三十一年时,整个北平除了军队及其家眷外,人口也就是十几万。


后来,山西百姓大规模迁入北平周围,当时考虑的是在北平附近打造产粮区,以减轻漕运、海运的压力。这种策略是奏效的,也减轻了营造新都时的粮食供应压力。


但当


时的策略过于重农事,缺乏对北平扩张的考虑,导致北平城池周围还没有形成主要聚集区。张昺的意见是,根据目前出现的四个方向,八个街道,在城外设置多个百姓聚集区或商业区。


而这种设置,意味着需要朝廷主导、规划,以确保聚集区不会对北平的安全构成影响,这也就需要工部派遣官员亲自调查与安排。


黄福有些担忧:「城外设大镇,需要确保主要官道不受影响,距离上应该作一定控制,如在三里之外……」


北平城池有着军事考虑,外城墙附近不应该出现大量民居,否则战时很麻烦。比如烧房子,浓烟滚滚不利城池防守,比如拆木头,直接打造成攻城木、投石车,还有拿砖头砸人……


南京城外有不少繁华地带,比如江东门外,聚宝门外,但这些繁华之地,虽然挨着城墙,可问题是,这是内城墙,不是金陵的外城墙。


外城墙之外,可没什么热闹的地方。张昺所提出的想法,就落在了外城墙之外。


朱文奎听着各种意见的黄福,敲了敲桌子,说道:「黄尚书,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城外大镇,而在于人口涌入的数量。按照最初预计,此番迁都之后,北平百姓人口将会激增至八十万至九十万。但张昺所给出的预测,是一百万至一百二十万之间。每多出十万人口,便会有诸多问题。」


黄福重重点头。


人口激增对新都来说是一


个极大的问题,各行各业都在涨价,这就是人口短时间内增长带来的最明显问题。


虽说朝廷平抑粮价,基础生活物资相对稳定,可其他的支出成本都在增加。还有一些人眼馋富人入京,尾随偷窃,夜闯空门。


人口越多,问题越多,治理难度越大。


张昺的提议是应对人口激增的策略,也是疏散治理的需要,引导物资分配与流向的举措。


说到底,张昺关注的不是营造问题,而是治理问题。


黄福思索之后,认真地说:「此事当与户部、北平衙署、北平禁卫、兵马司等共同商议。」


朱文奎微微点头,吩咐道:「与户部早点商议,让北平方面需要抓紧做好进入人口的入册,一旦涌入人口数量超出预期,当做好粮食、煤炭、棉花等物资转运与供给,一应保障需做到位。」


「遵命。」


黄福答应,拿着文书匆匆去户部找夏原吉商议。


迁都千头万绪,事情繁杂,这些事压在朱文奎身上,朱文奎并没有被压垮,反而斗志昂扬,精神抖擞。


朱文奎很清楚,这是自己第一次做如此大的事,是父皇对自己的锻炼与考验。


一个成功的君主,必须能在纷繁的事务之中决断如流。


不畏繁,不畏多。


不惧累,不言苦。


肩上挑着的是江山与苍生,自己若停在远处享乐与休息,那江山如何多娇,苍生如何小康?


朱文奎有着伟大帝王的觉悟。


朱文奎在忙碌,朱允


炆也没空休息。


骆冠英通过骆颜儿给朱允炆吹风,劝说让骆冠英再远航一次。


骆冠英找郑和当说客,说定远行省可设三司,官员到了,只需要做好管理便可,水师在那里,出不了乱子。朱能也跟着凑热闹,非说自己缺个副手,看骆冠英挺顺眼的,不如带去。


但这些都没说服朱允炆,直到朱瞻基听闻之后,给骆冠英出了个主意。


骆冠英找到杨荣,杨荣上书,弹劾骆冠英:「此子虐民多杀,定远行省百姓日夜畏惧,惴惴不安。新民归顺,畏过则乱,惧过则危。故此,当收骆冠英巡抚一职……」


被人弹劾了,骆冠英找到机会,说什么都要辞去定远巡抚之职。


朱允炆看着这些人一唱一和,加上骆冠英实在是出海心切,留在定远估计干不了活,一天天光看大海去了。


没办法,那就准了他吧。


自此,远航船队的主要人选终于敲定。


向东由郑和为大船长,以沈伟、袁逸尘、万青林等为船长。


向西由朱能为大船长,以骆冠英、王景弘、赵世瑜等为船长。


在主要人选确定之后,便是船队规模,船队路线等细节商议,水师都督府中争论不断。


在又一艘铁船开始海试时,杭爱山外,草已绿了。


瞿能率领三万精锐骑兵,携火器缓缓靠近瓦剌营地,分解瓦剌的时刻,终是到了。


把秃孛罗、萨穆尔公主、妣吉等人,率瓦剌全体将领,既无缰马,也无


武器,走出营地外三里迎接大明的军队。


妣吉看着远处涌动而来的铁色幕墙,悲伤地闭上眼。


自今日起,瓦剌男儿再无血勇,瓦剌女儿再无颜色。


「明日家中有事,又赶上老婆生日,特休一日,陪陪家人,还请理解。十二月份没意外的话,开头几天会单更,很快会调整到两更,还请理解支持。」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