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问鼎十国 > 第三十九章 潘美归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biqukan.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罗幼度这句就快了,并非随口一说。


虽说这一年朝廷,受黄河影响,在治理黄河上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


但天下一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拘于一地。


东边不亮,西边亮。


黄河中下游收成欠佳,但江南、巴蜀、汉中都迎来了大丰收。


还有东南亚诸国,中原的各种奢侈品、生活必需品大量涌入。


笔墨纸砚,绫罗绸缎,各类精美的瓷器,名人字画,很快受了东南亚诸国贵族的青睐。


当一个国家过于强大的时候,会给他国一股盲目崇拜的感觉。


反正国外的月亮就是圆的,没有任何道理理由……


在这个时代华夏就是所谓的国外。


汉文化思想也开始在东南亚诸国流传盛行,汉人的丝绸蜀锦刺绣,风靡上流社会。


家里没有几件精美的瓷器,没有几幅名人字画,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


身上不穿着绫罗绸缎,甚至都没脸出门,怕被人耻笑。


同时中原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开始抢占东南亚的市场。


华夏地大物博,生活物资齐备。


随着民生安定,手工业飞速发展,很多基础物资饱和,一股脑的都丢向东南亚。


质量好,价格还公道,还有天朝上国的神力加持,一进入东南亚市场,就将东南亚的诸多产业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时候,罗幼度以高于东南亚粮价收购粮食的经济战略取得了效果。


现在的东南亚干什么都没有种地赚钱,东南亚的粮食,有多少,中原收多少。


贵族们为了维持全新的奢靡生活,开始大量地种植粮食。


百姓为了更好地生活,也开始种植粮食。那些手工制造业的百姓,纷纷当起了农民。


这个时代的东南亚地广人稀,不缺耕种的土地,掀起了一波全民种地开荒的热潮。


不过东南亚的气候过于湿润,稻米一年三熟不假,可因气候过于潮湿多雨,稻米不易存储。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罗幼度还特地派遣官员深入东南亚指点他们的存储粮食技术,特地开辟了粮食运输通道,也是为了一群小弟操碎了心,但获得的效果是极其显著的。


一艘艘的粮食货船通过南海运往江南,再通过漕运运往中原。


现今中原的粮价定格在斗米十文上下,虽不及唐朝贞观时期,历史最低的两文,却也居于历朝历代的低点了。


相比宋朝这个时期的每斗一百钱,虞朝的百姓显然更加幸福。


此次中原黄河两岸受灾,换作寻常,粮价必然上涨。


但在朝廷充足的库存之下,粮价稳如泰山,分毫不动。


定价斗米十文,并非是因为朝廷受不起更低的粮价,而是担心谷贱伤农。


毕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生产力大不相同,粮价太低对于大众百姓,反而是一种伤害。


国库充盈,罗幼度又解决了军队的问题,抹去了五代兵贼性质的强兵,赋予了荣誉与信仰,已经拥有远征的先决条件了。


唯一等的就是契机,还有民力的恢复。


听到罗幼度这么一说,韩令坤、石守信瞬间来了精神。


石守信抢先道:“打江南、岭南要锻炼新人,打契丹不用了吧?”


韩令坤也说道:“石老弟说的在理,陛下,可不能厚此薄彼。”


作为朝廷级别最高的官员,韩令坤、石守信知道勋章制度目前属于试水阶段,只是公布了五个级别最高的勋章。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含金量最好的勋章必然是华夏忠正章。


华夏向来是中国的代名词,而忠正取至于文官的文正与武将的忠武,这毫无疑问是文臣武将的至高荣誉,唯有在保家卫国,治世安民,开疆扩土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才有资格获得。


这种至高荣誉谁不想要?


韩令坤觉得他有机会,毕竟他是最早与罗幼度交好的。


石守信也觉得他有机会,当初在禅位的时候,他是第一个跪拜的。


或许现在功绩不够,但接下来的北伐,那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两人都觉得可以拼一把。


罗幼度也看出了两人的小心思,也不说明,但这种至高荣誉他是不准备轻易颁发的。


这玩意就是一块金牌,一旦泛滥就没有价值意义了。


文官不说萧何、诸葛亮这类的千古名相,至少也得是房玄龄、魏征、姚崇、宋璟这一级别的。


武将嘛,也不说卫青、霍去病、李靖、苏定方,至少也得是侯君集、李绩这样的。


罗幼度大方地挥手道:“放心,肯定少不了你们。”


虽说战事未起,但罗幼度向来有先飞的习惯,他已经为北伐之事,展开谋划。


这一步,当然将在岭南的潘美召回汴京。


契丹这些年他们的双壁耶律休哥、耶律斜轸风头一时无两。


罗幼度自然有心让对方见识一下大虞王朝的双壁。


**********


汴京,城西汴水码头。


相比别处码头的繁华,此处相当冷清。


唯有几艘巨型货船在港口停泊。


潘美打了一个哆嗦,低声自语道:“这越往北越冷,在广州府待了三年,都不习惯中原的气候了。”


一个少年恭恭敬敬地站在他的身后,看着冷清的港口,奇怪道:“这里就是汴京,怎么跟传言的不一样?远不及广州港繁华吧……”


潘美淡然笑道:“那是停靠的城门不一样,这城西码头是汴京唯一的军用码头,自然无商货船往来。”他说着,指着不远处的城头道:“陛下检阅水师,就在这城头之上。”


少年眺望着巍峨的城墙,带着几分向往地说道:“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见一见陛下?”


潘美道:“只要你好好读书,总有机会的。天子脚下,见一见天子,倒也不难。”


少年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我一定好好读书,如钟允章先生一般,为侬人带来好日子。”


少年叫侬民富,正是广源州壮民首领的儿子。


此番跟随潘美入京,是为了学习中原的文化,当然也在释放一个鲜明的态度。


壮民完全接受中原朝廷统治,这也是潘美这三年的工作成果。


岭南多山,山中自然少不了各类蛮族。


他们有的依山岭恶劣地形时常侵犯内地百姓,有的不服管制,在山上我行我素。


潘美在岭南将所有蛮族分为三六九等,以雷霆手段镇压时常侵犯内地百姓的蛮族,如溪峒蛮獠。


溪峒蛮獠在唐朝起就不服管制,是岭南地区的为祸百年的毒瘤。


潘美对于他们绝不手软,直接追剿到他们的老窝,反抗者一律诛杀,投降之人,一概迁往陇右凉州,直接摧毁了溪峒蛮的洞府巢穴,将之连根拔起。


不服管制的实行经济制裁,强迫他们服从。不服的打服,顺从地下山接受管制,如沿边溪峒。


至于我行我素的,施以拉拢、怀柔、威慑三方手段。


总之就是专治各种不服……


其中居于广源州,实力最强大的自称布侬的壮民实力最强,而且广源州邕州西南,是郁江的发源地,盛产黄金、丹砂,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也受到了特别的照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广源州虽是布侬壮民的世居之地,但山中的黄金却归属朝廷。


毋庸置疑。


潘美收了金矿的开采权,还让侬民富北上入汴京,便是他这三年里最大的成果。


潘美颔首道:“唯有保持如此志气,方能心想事成。”


正说间,船舶即将靠岸,潘美以看到码头上那熟悉的身影,帅气的脸上闪过一抹微笑,说道:“你先去我府上住下,慢慢找合适的住处。至于入学一事,潘某自会安排。”


侬民富作揖道:“谢潘都督!”


船还未停稳,潘美以一个箭步跃上了码头。


“国华!”


曹彬应了一声:“仲询!”


故友四年未见,甚是激动。


但曹彬向来严肃,不苟言笑,保持了克制。


潘美却一个箭步上前,抱着自己的袍泽兄弟道:“想煞我也!待我先面见陛下,今夜伱我促膝而谈。”


曹彬没有犹豫,说了声:“好!”顿了顿道:“陛下让我来接你,他在宫里为你备下了庆功宴。”


潘美闻言忙道:“那还等什么,走吧!”


两人一并入宫。


罗幼度在文德殿接见了两人。


“见过陛下,圣恭安!”


“哈哈!”罗幼度大笑着走下殿来,道:“不必多礼,让朕瞧瞧!仲询是胖了,还是瘦了。”


潘美回应道:“臣是胖了,广州的水土养人。”


后世罗幼度就常居珠三角,自是知道珠三角终年无雪,最冷不过五六度,冬至穿短袖是常有的事情,最适合养老。


“看出来了!”


罗幼度认真打量了一下,说道:“比之四年前,确实圆润了些……”


潘美在广州待了三年,但他是在罗幼度、曹彬征伐蜀地、江南时,前去衡阳坐镇,加上攻打南汉的时间,差不多四年。


“仲询这些年在岭南的所作所为,朕皆看在眼里,松弛有度,恩威并施,尤其是对于布侬壮民的处理方式,深得朕心……南方安定,你居功至伟。”


罗幼度用力地拍了拍潘美的肩膀,毫不吝啬赞美之言。


布侬壮民是罗幼度极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历史上侬智高之乱给宋朝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甚至动摇了岭南的统制。


侬智高起义的缘由很是操蛋,广源洲位于宋、交趾边界,交趾李朝贪广源洲的黄金,将广源洲视为禁脔。


宋朝对此不闻不问。


侬智高不得不组织族人抵抗,建大历国,与交趾李朝相抗衡。同时,侬智高向宋朝请内附,以求获一职统摄诸部,抗击交趾掠夺,前后八次,条件一次比一次低,但是宋朝怕得罪交趾,统统拒绝……


最终侬智高觉得打不过交趾,欺负欺负宋朝应该可以,调转枪头攻宋,横扫邕、桂、贵、藤、浔、梧等十二州,直接杀到了广州城下,最后败于狄青之手。


最好笑的就是侬智高叛乱被平定之后不久,宋神宗大方地将广源洲赏赐给了交趾……


虽说历史上布侬壮民起义是受到交趾的迫害,宋廷的软弱。但是布侬壮民排外的生活方式,又坐拥金矿这诱惑力巨大的宝藏,注定了就是一颗随时能够引爆的雷。


布侬壮民与地方汉人或者归顺朝廷的少数民族,一旦起了冲突,双方平时不接触往来,谁都不会体谅对方,很容易就引发战争。


潘美却能通过手段,获得布侬壮民的信任,接受朝廷的管制,实在了不起。


潘美作揖道:“还是陛下恩威布于四海,若无陛下破大理、定交趾,布侬壮民未必会轻易妥协。”


广源洲除了与交趾接壤,还跟大理特磨洞相邻,故而长久以来布侬壮民都在南汉、大理、交趾三方横跳。


朝廷破大理、灭南汉、定交趾,布侬壮民怂了也在情理之中。


罗幼度听着却有自己的几分功劳,圣心大悦。


果然相比能干事的窦仪、曹彬,他还是更喜欢既能干事,又会拍马屁的赵普、潘美。


“好了,不说南方的事了。”罗幼度挥了挥手,望向潘美问道:“这一路北上,你有什么感觉。”


潘美说道:“变化之大,叹为观止。陛下仁德,光照四方。”


罗幼度笑道:“此言不差,你不在的这些日子,工部、军器监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器械,你大破象兵所用的喷火器已经过时了。明日让国华带你见识一下朝廷的最新科技,尽快习惯新的技术,适应新的战术打法,为北伐做好准备。北伐时间未定,但少不得你们二人出战。朕要让契丹的酋长知道,什么契丹双壁,跟朕的双壁比起来,差远了。”


他重视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得很快。


除了热兵器以外,冷兵器已经渐渐走向巅峰。


不论是弓弩、刀枪大斧,以及盔甲、各种投石车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毫不客气地说,再一次在科技树上拉开了与契丹的差距。


契丹从中原掠夺去的技术,已经落伍了。


潘美、曹彬斗志昂扬,齐声道:“末将不负陛下厚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