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 338 插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biqukan.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故事说的是一对农家父女意外救下一名受伤的徐家军的事。


父女二人对徐家军的看法完全不一样,父亲觉得徐家军是反叛军,是坏人,不能救。


女儿则纠正了父亲的看法,告诉父亲,徐家军是他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是为老百姓争好处的人。


而且徐家军不拿不乱收赋税,还帮老百姓种地。


最后父亲被女儿说动,决定救徐大头,并观察他的举动,做最后判断。


结果父亲发现,徐大头原来也跟自己一样是农人家的孩子,从前也是佃户,最后改投了徐家军,经过教育后,才醒悟过来,毅然加入徐家军的队伍,成为一名徐家兵。


从此,老父亲也对徐家军有了极大的改观......


徐月满意的合上剧本,对文卿吩咐道:“春耕要开始了,你们跟着帮助农民种地的徐家军一起,给忙碌的农人们带去一点娱乐。鼓舞一下士气。”


文卿一怔,紧接着反应过来自己等人这是成功拿到徐家军这口铁饭碗了。


他强忍着狂喜,起身学着城内徐家军们面见王萍萍时行的军礼,行了一礼,应道:“我等一定努力完成任务!”


徐月起身接受他的军礼,并回了一礼,而后拍了拍文卿的肩膀:


“文卿同志,好好干,徐家军不会亏待你们的。”


“嗯嗯!”文卿用力点头,顿觉浑身都是干劲。


......


公孙乌堡,现在又叫公孙村。


经过半月的提前育秧苗,开水田等准备工作后,现在整个村子已经开始轰轰烈烈的插秧工作。


三月中旬天气已经暖和起来,身体好些的,打着赤膊在田地里插秧,还能热出满头大汗。


在徐家军到来之前,幽州北地还没有人种过水稻,倒是在冀州黄河沿岸一带有一小部分人种植,不过收成也不怎么好,仅是大户有余田种些水稻出来换换口味。


渔阳县个地的村民们完全没有水稻种植经验,好在这徐家军不但提供了稻种,还派人亲自到田庄上指导水稻种植。


种稻的田要用水,公孙村本就有河,蓄水很方便。


把水引入旱田中,泡几日,而后开始犁地,把往年留下的烂根烂菜酿出来的肥料全部推撒均匀。


等水田犁好后,还要再泼一层粪肥增加土地营养,最后到了春雨落下时,就可以将水田中的水放干,只留下一层如同烂泥滩一样的田泥。


这样的田,才好插上提前育好的秧苗。


插秧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手上会用巧劲的就用抛秧法,不会用劲儿的,就在田上架一根长木板,站在木板上一节一节把田插满。


总的看起来,用手插的比较整齐,抛秧的就比较凌乱,但大差不差,最终效果都是不错的。


秧苗全部插好,这还不算完,等秧苗长到小腿肚这么高时,还要继续分插一次。


村民们以前哪里知道要这样种粮食?可算是长了见识!


见徐家军派来的农学生们把种地讲得头头是道,村民们也都自发开始向他们学习其他庄家的科学种植方法。


农学生们也耐心的一次又一次向前来讨教的村民解答他们的疑问,田间地里,到处都能见到衣着朴素,两脚黄泥的学生。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一点都没有架子,不但解答疑问,还亲自下地下田手把手指导村民种植其他农作物,让村民们看了都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三月的雨总是下不完,前一刻还艳阳高照,下一秒,小雨就淅淅沥沥的落了下来。


还在田间忙碌的农学生们眼看雨越下越大,怕村民们淋湿受凉感冒,忙喊道:


“回去了回去了!等雨停了再继续,受凉了就不好了!”


村民们看着田里还剩下的一小片秧苗,担忧问道:“小伙们,这大雨会不会把苗浇坏啊?”


“不会不会!”农学生们摆摆手,催促大家快点回去躲雨。


“这大雨来得急去得也快,这么一会儿功夫不会有事的!”


听见这句话,知道不会有事,村民们这才舍得丢下田里的活跑回家去。


众人刚回到村子里,大雨就哗啦啦落了下来,但不过片刻,乌云散去,太阳露出头来,天又放晴了。


村民们顿时气得直拍腿,有大娘气不过,指着头顶大骂老天爷作弄人,众人看得哭笑不得。


就在村民们准备回去继续插秧时,原先二房老爷家的邱管家激动的从村口跑了过来。


“好消息!好消息呀!”他一边跑一边激动的喊道。


众人疑惑的问:“邱管家,啥好消息啊?瞧给您激动的~”


邱管家在众人面前停下,一边喘气一边笑:“大好的消息,戏剧团要来咱们这唱大戏,人已经在路上了,今晚就给咱们唱呢!”


说着,见众人还愣着,催促道:“我看大家伙秧苗也快插完了,趁着半下午的功夫抓紧弄完,晚上咱们一起到老主家门前空地上看戏去!”


村民们这会儿才反应过来,眼里迸射出期待的光,亮得惊人。


一位去过其他村干活的村民乐道:“先前俺在隔壁村修路时就远远看过一眼,故事只听了一半,可把俺急死了,现在终于能听到完整的了!”


在这个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时代,往常大家伙干完活就回家睡觉了,最多年轻好精力旺盛的搞下造人活动。


所以,打从前些时候听到外出干活的村民回来说,徐家军组织了戏剧团下乡表演后,公孙村里的村们可都盼着呢。


先前还不太敢确定戏剧团会不会到自己村里来,不敢多想,怕期望变成失望。


现在听了邱管事的话,得了确切的消息,一个个兴奋得仿佛打了鸡血,一家老小全上阵,干起活来那叫一个有劲儿。


等把地里的活儿整完,傍晚匆匆吃了几口饭,便拿着自家的蒲团小凳往空地上赶。


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模样,生怕去晚了没了好位置。


刘氏老早就让丫鬟去号了位置,远远瞧见严氏和徐氏两位婆母过来了,忙抬手招呼:


“娘,这呢这呢!”


两位夫人同时抬眼看去,被迫穿着朴素的严氏冷着脸,因为这本记在她名下的儿媳妇,冲她身旁的徐氏笑得那叫一个甜蜜。


如今风水轮流转,什么过继不过继的事,也都随着徐家军的崛起,形同虚设。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