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汉道天下 > 第632章 忘年之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biqukan.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唯。”陈宫躬身再拜,起身时,脸色已经恢复了平静。


他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迁都关中,有三个原因:


首先,关中曾为大汉都城两百余年,刘氏列祖列宗的坟茔都在长安附近。再次中兴,回到关中立都,更符合周而复始之义。初平元年,朝廷已经西迁关中,只不过当时是董卓乱政,于义理不顺。如今天子平定凉州,再回关中,名正言顺。


其次,关中近边,迁都关中,有利于守边。虽说凉州平定,鲜卑远遁,但边疆仍然需要大军坐镇。迁都关中,有利于政令通达,及时反应。


最后,河东耕地有限,供养不了太多的人口。关中则有大量耕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刚才赵歧已经发言,陈宫的见解大部分都在其中,现在也只是强调一下, 并无太多新意。


这也证明了刘协刚才的判断:赵歧的建议主要是由陈宫提出的, 他只是加了一些修饰而已,看起来更有理有据而已。


刘协示意陈宫回席,又问其他人的意见。


众人纷纷发言,表示支持陈宫的见解, 纵有不同意见, 也不是反对陈宫,只是说眼下朝廷初定, 天下未安, 不宜仓促迁都,可以稍微等一等。


刘协扫了一眼, 提出类似意见的大多是河东人, 比如卫觊、裴俊。


他们人微言轻,理由也不够充足,不足以形成威胁。


见诸葛亮走进来,刘协宣布散会, 让众人回去思考一下, 过两天再议。


赵歧、韦端两位老臣先走, 其他人依次告退。卫觊、裴俊等人就是宫里的近臣, 也各自回岗位, 继续处理公事。裴俊拿着会议记录, 在一旁整理, 一会儿便送来了会议纪要。


刘协看了一下, 转手交给诸葛亮。


“安顿好了?”


“谢陛下关心, 安顿好了,他们很满意。”诸葛亮一边看纪要, 一边说道:“庞统随时可以见驾,只待陛下有空。”


刘协想了想。“接风宴准备好了吗?”


“也没什么好准备的, 今天晚上随便吃点就行。庞统磊落不羁,本不是拘礼之人。黄君夫妇也是隐士, 不太重视这些礼仪的。”


“话虽如此,也不能太怠慢了。”刘协说道:“他们夫妇只有这一个独女, 千里迢迢的送来给你, 你太敷衍了怎么行。”


诸葛亮愣了一下,有些后悔。


他的确没考虑到这些,反倒是天子想得周到。


“你别忙了,先回去准备。到时候, 我去见见他们。”刘协笑道:“我虽与你年龄相同,毕竟是君。你没有长辈在此, 我便代替你的长辈出面, 如何?”


诸葛亮一愣,随即惊喜交加。“陛下屈尊出席,臣求之不得。只是……”


“既然没问题,那就没什么可是了。”刘协挥挥手,示意诸葛亮赶紧回去准备。


诸葛亮不敢怠慢,放下手里的会议纪要,匆匆走了。


天子愿意以他的家人身份出席, 为黄承彦等人接风, 这是莫大的恩庞,也是对黄承彦等人最大的礼敬。他想他们尽快知道这个好消息。


刘协看看天色, 命人去见皇后伏寿,让她挑两件见面礼。一件给蔡夫人,一件给黄月英。


伏寿很快就派人回话, 东西准备好了,是现在送过去,还是到时候带过去?


刘协听出了伏寿的意思:她想出席,借机拉近关系。


刘协拒绝了,让伏寿安排人直接送过去。


他怕恩宠太重,诸葛亮受不起,也不愿意伏寿有太多的想法。


他主动去见黄承彦、庞统是求贤若渴,皇后出席,拉拢的意味就太明显了。伏寿与诸葛亮本来就是同郡,走得太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什么,对诸葛亮不利。


——


得知天子将出席,黄承彦、庞统都很意外,随即又觉得此行不虚。


庞统甚至有些后悔,早知天子如此重才,他就应该早点来。


这才还没平静心情, 外面有人敲门。


两个女骑士走了进来,奉上皇后所赐礼物。


礼物倒不甚贵重, 至少在蔡夫人眼中如此,倒是两个女骑士吸引了她们母女的目光。


两个女骑士一个是汉人,一个是胡人,都身材高挑,眉宇间英气勃勃。她们没有穿甲胄,只是贴身的冬衣,脚下蹬着马靴,走起路来长腿起落,足声清脆。


奉上礼物后,两人行了礼,潇洒地转身,并肩离开。


看着她们挺拔的背影,黄月英两眼放光,艳羡不已。


“阿母,她们的衣服真好看。”


蔡夫人白了她一眼。“好看是好看,却不是每个女子都应该如此。孔明将来要做大臣,你也是有诰命的人,岂能像她们一样抛头露面。就算你想做个女士,也该和蔡令史一般做学问,而不是策马骑射,舞刀弄剑。”


黄月英嘿嘿笑了两声,不置可否。


虽然她觉得母亲说得有理,她不应该去做女骑士,但这并不妨碍她觉得女骑士的服饰好看。


原来女子穿武士服也这么好看。


时间一晃,夕阳便落了山。


天子刘协简从而至。


他没有坐车,而是骑了一匹西凉青骢马。没穿礼服,也是一身轻便的窄袖常服,上下马都很方便。当他从高大的青骢马上一跃而下,稳稳落地时,黄承彦不由自主的赞了一声。


“好一个年轻有为的马上天子。”


“这位便是襄阳黄君?”刘协看了黄承彦一眼,对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点点头,黄承彦赶上一步,躬身施礼。“草民襄阳黄承彦,携妇蔡氏,女黄氏,见过陛下。”


刘协双手扶住黄承彦,不让黄承彦拜下去。“黄君,今日不是朝见,不必拘礼。我今天来这里,一是为孔明撑撑门面,一是想看看黄君。你我虽是初见,却早就是同道了。”


“陛下,这……从何说起?”黄承彦不解其意。


刘协哈哈一笑。“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这缘又岂能只是姻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道之人,便是相隔千里,也终有相见之时。我为孔明之君,黄君为孔明之舅,我们算是平辈,若黄君不弃,愿为忘年之交。”


黄承彦眉梢轻挑,也不禁露出一丝笑意。“之前听孔明说,陛下虽年轻,却有大气象,不拘于俗礼。如今一见,果然如是。能与陛下为忘年之交,草民便是再走一千里路,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