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秦国师 > 263.二六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biqukan.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嬴政带着徐福攀上了城墙,徐福居高临下地望了一眼城楼下的百姓和官员,他心底隐隐升起了一个猜想。但是这一日未免来得太突然了些吧?徐福不自觉地抿紧了唇。


嬴政改名号为“始皇帝”后,下的诏令并不算多,而这却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


内侍手捏新鲜出炉的“诏书”,不自觉地拔高了声音,像是同觉颇为荣耀般,道:“始皇诏曰,秦有君房,如朝之砥柱,国之干城也……”


徐福的心跳有些快,耳朵也不自觉地开始发热发红,


“……秦立国师之位予徐氏君房。今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大致上意思,便是将徐福夸得天上地下仅此一位,所立功绩,无人能比,兼之智慧无双、神通广大、姿容俊美(?),于是如今秦朝特地设立国师之位与徐福,从今以后他就是国师了。


徐福觉得自己活脱脱被夸成了一朵玛丽苏小花。


可就算是玛丽苏小花,他的嘴角也绷不住地微微扬起,他眸光明亮,脸上见了点笑容,只不过在城楼之下众人的眼眸中,徐福依旧是高冷而令人敬仰的,他们费劲儿地仰着脖子,不愿错过徐福一丝一毫的风采。


而后又是内侍道,立国师之日,也允许众人欢饮。


细细一数,除却今日,便只有立王后和天下一统时才允许天下聚饮。今日下了这样的诏令,天下都可知晓,国师头上的荣宠该是何等深厚。


这般昭告天下之后,嬴政又领着徐福下了城楼,前往祖庙。


由苏邑主持祭祀,徐福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跟随嬴政祭了祖。


但问题在于……他只是当个国师,祭什么祖庙?这可是秦国王室的祖庙啊!那些秦国先祖当真不会被气到,“噌”一下坐起来吗?


奈何嬴政神色实在太过肃穆,半点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徐福便也只有顺从之了。


二人身着款式相似的祭服,在祖庙中,正儿八经、无比虔诚地拜祭了秦的祖先。大臣们守在祖庙外,脸都憋青了,最后还是一句话也未能说出来。


原本立徐福为王后,就已经足够令他们感觉到惊悚了,日子一久,倒也渐渐习惯了自我安慰,还可以暗里嘲笑一番,男子被当做女子来看待,可不是什么好事儿,驷车庶长的位置都被夺走了呢。但是当了王后,升了皇后也就罢了,好歹大家都能如此自我安慰,但你还要当国师,当了国师,你还光明正大进祖庙???


是不是太过分了点儿???


大臣们的脸色憋得更青了,但是他们都知晓,此时不是反对陛下的最佳时机,如今陛下大权在握,威望升到了顶点,他要宰谁,连犹豫一下都不必,谁还敢去触怒嬴政呢?这时候的言官,还远远没有后世的地位,更何况以嬴政霸道的性子,决不允许任何人能凌驾他的意愿。


终于,徐福叩完头了,嬴政将他扶住了,带着他一起站立起来。


等再转过身面向大臣的时候,大臣们能充分感觉到,此时他们的皇帝陛下,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心情愉悦,与一统六国时差不了多少了。


大臣们顿觉心中更为酸楚。


如此一瞧,他们更不敢出声反驳什么了。


就……就这样过着吧,他们得庆幸徐福不是爱插手朝政的人,不然来个男色乱国,将他看不顺眼的大臣都宰了,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祖庙祭过后,嬴政又带着徐福赶往了下一个地方,大臣们苦逼随行,当然,百姓们是不可能跟过去了,这么多人若是挤着过去,那还不发生踩踏事故?


嬴政带着徐福前往的地方,依旧是一处宫殿,只不过这处宫殿修建得极为高耸,站在宫殿前,仰头一看,竟会生出与天相接的错觉来。


嬴政站在徐福的身后,手搭在了他的肩头,低声道:“此处象处于天极的紫微星,寡人为其命名‘信宫’,阿福若要观天象,便在此处是最佳的位置。”


说得更简单一点,此处就是徐福的占星台。


能将占星台修成宫殿大小,也唯有嬴政如此大手笔,也唯有他愿意如此大手笔了。


徐福低下头,脖子被拉伸的感觉得到了缓解,他动了动唇,最后却什么都没能说出来。


大臣们已经快要昏过去了。


商纣王为妲己建鹿台沙丘,周幽王为褒姒建烽火台,如今他们的陛下却是为一个男人,建起了信宫!


一个男子啊!


人家好歹都是给女子建的,他们的陛下怎么偏生不走前人路,给个男子建呢?


“随我进去。”嬴政拉住徐福的手,毫不避讳的,当着他的臣子们光明正大地秀起了恩爱。


大臣们刚要跟随,却还被无情地阻拦在了外面,大臣们更觉心酸了。


秦国国力越发强盛,修建宫殿自然也不差钱、不差人。信宫被修建得分外恢弘大气,走进去之后,徐福还能看见一些卜筮用的工具,两面还放上了大书架,上面堆着许多典籍,放到后世绝对能引人争抢。


徐福匆匆扫过,然后跟着嬴政登上了信宫顶层的小阁楼,站在那里,徐福的确可以有更好的视角,以观天象。当初老太卜的那个小塔,与这相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徐福不自觉地闭上了眼,感受着风刮过自己的滋味……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嬴政在其中花了多少心思,凝聚了多少心意。


徐福心底怎么可能还没有触动?


他睁开眼,动动手指,挠了挠嬴政的掌心。


“我们下去吧。”徐福道。


其实这时候,徐福心里的情绪层层累积,已经快要累积到一个顶点了。


嬴政带他祭祖庙,是为了光明正大地向祖先与臣子、乃至天下,宣告,他与他之间的关系的,是被认定了的,连祖庙都能进的。


徐福领会到了他藏在其中的情意,于是越是领会,徐福心底掀起的波涛就越大。


“好,走吧。”嬴政将徐福的手攥得更紧,带着他下了楼。


等走出信宫后,徐福忍不住道:“可还去别处?”


瞧瞧这些大臣们一脸土色的模样,徐福都实在不好再伤害他们了。


“没了。”嬴政低头凑在他耳边道:“阿福可觉如愿了?”


“如愿了。”徐福低声道。


是如愿了,他得了民心,也踩下了朝中大臣反对的声音,又征服了奉常寺,他直直坐上了国师的位置,没有一个人再能对他的位置指手画脚。


如今的徐福,坐在国师之位上,是完完全全名副其实的。


大臣们缓缓松了一口气,这才散去。


徐福和嬴政坐上车驾,往咸阳宫回去。


嬴政忍不住抚弄着徐福垂在脑后的头发,因为嬴政将事儿办得实在太合徐福的心意,直直戳中了他的心窝,这时候徐福连不允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就这样任由嬴政往下摸了。


幸好大臣已然先行离开了,不然让他们瞧着这一幕,定然会觉得胸口再度受到了暴击。


车驾渐渐地远了。


信宫矗立在那里,于寒风中,巍然凌厉。


……


秦朝设立国师之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天下,所有人也都知晓了这位国师的名字,徐氏君房。


曾经受过徐福恩惠的人,这时候方才反应过来,当年那位徐姓方士,便是如今的秦朝国师。而这些受过徐福恩惠的人,偏偏布在各地,有不少还曾是别国的人。


如赵国、魏国等……


这些百姓了悟之后,便立时接受了这位国师徐福,心底对于秦统一的抵触竟是也减了不少,毕竟他们的恩人,甚至是他们的信仰,如今就在秦朝任国师,还据传他本就是秦国的大官儿。由小及大,由一人及百人,这些百姓顿觉从徐福的作为,瞧出了秦国官员们的作风。或许秦朝当真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左右也不会比从前更坏了。


于是在立国师的消息传出之后,那些郡守惊异地发现,各地的百姓竟然变得乖觉了不少。这也实在是个奇迹了!


秦对百姓的统一进程还因而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当然,这是后话了。


总之,徐福之名已然传遍了天下。


与那一世在秦朝已然截然不同!


·


始皇二十四年,秦始皇擢升廷尉李斯为丞相,随后将朝政暂交予太子扶苏,又令公子胡亥、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国尉尉缭、将军蒙恬协于太子。


同年,王翦告老归家,正式退出了秦朝的武将队伍。


始皇二十五年,春始,秦始皇携皇后、内侍、护卫,出巡郡县。


不久后,他们的队伍便到达了邹县。


长长的队伍停在了一座府邸之外,县令狗腿地将他们迎进了府中。


县令不知这位皇后的容貌,他只隐约知晓,据传陛下极为宠爱的皇后,却是个男儿。那县令好奇不已,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去打量走在前头的人。


只见两人皆着黑袍,一个背影高大英武,一个背影挺拔孤冷。


二人身上散发出气质,都能震慑住人。


县令忙小心地低下了头去。


果然,陛下与皇后自是不同!


只是那县令心底实在好奇极了,好奇得仿佛有一双手在心底挠来挠去一般。


陛下之功盖五帝,这般厉害的人,能被他看中,站在他身侧,受他宠爱的人物,又该是何等绝色?


就在这时候,县令听见前面的二人开口了。


“口渴,肚饿,先在厅中歇一歇,也好让他们都去吃些东西。”


县令听见了这道声音,微微清冷,但嗓音却很是好听,无端让人想起天边仙乐。


“县令。”另一道声音响起了,威严低沉。


县令打了个激灵,当即反应过来这是陛下在叫他。县令忙几个碎步上前,蹭到了二人的跟前去,他躬下腰道:“陛下,臣下知晓,这便命人去准备。”说完,他便顺理成章地抬起了头,去打量对方的神色。


这些小地方的县令,哪有见着陛下的机会?更别说见着皇后了。


这一见,县令就有些傻眼。


这相貌,县令从前哪有机会见着啊?


实在面容英俊,气势逼人!


县令的目光稍稍往旁边一瞥,那就更不得了了!这人看上去年纪极轻,若非身量足够,说他是少年,怕是也有人信的,而且此人面容极为出色,竟是县令从未见过的绝色!只是此人身上气质淡漠,倒教人不敢接近了。


县令在心中暗自咋舌。


也只有这般的人物方才能配上陛下了!陛下也实在厉害,这样的美人儿也能揽入怀中。


县令压下了心底百般思绪,这时候下人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县令马上就吩咐了下去。


徐福和嬴政没再管其它,他们径直走进了厅中坐下。


那县令吩咐完下人后,忙跟了进去,他进去一瞧,才发现陛下竟然连落座,都是与皇后一同,县令一面惊讶一面又感叹不已,怕是女子也少有受这般重视的。


县令刚感慨完便被打发走了,他有心想要多看陛下两眼,但却不敢不从,他顺从地退了下去,趁着这个时候,叫来人去整理房屋了。


……


徐福从未有过这样惬意的时候。


一身的重担都缷了下来。


一路和嬴政出巡,原本应当觉得劳累的路途,竟是变得极为轻松和惬意,嬴政有意迁就他,便将行程放得极慢。


嬴政道:“明日,我们便去登峄山。”


这是帝王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登山、祭天地。


徐福也隐约记得,历史上嬴政登了不少的山,而且似乎还留下了石碑。


徐福点头,“好。”虽然他体力不大好,但是登个山也不错,便当做是换一换眼前的风景了,古人不是还常说,登山开阔心胸吗?


很快,下人送来了食物和水。就连县令都没见过他们这样端方绝艳的人物,更莫说下人们了,下人退下去的时候,都还忍不住偷偷打量,又偷偷脸红。


徐福和嬴政坐在一处,慢腾腾地用了食物。


不久,天色微微暗了。


那头的县令还在为难,陛下来到邹县,他作为县令,自然应当是费尽一切力气,不遗余力地讨好陛下。那么常人的做法无非就是摆宴、请美人来献上歌舞。但是陛下那般宠爱皇后,他还会对美人有兴趣吗?县令左思右想,最后还是放弃了。他认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他小心翼翼打量陛下和皇后的时候,能分明地感受到二人间的气氛,是不容他人插.入的。县令便估摸着,就算是再好的美人,陛下也定是看不入眼的,当然,邹县之中也难寻一个比皇后长得更好看的美人啊。他擅自做出这样的举动,恐怕反会惹得皇后记恨。


一番衡量之后,县令放下了心。


他并不知道,正是他这样的行为,让他免去了一场被发作的灾难。


毕竟前头就有些不长眼的,还非往嬴政跟前献美人,还不等徐福吃醋了,嬴政就先醋起来了,当即就黑了脸,并且严斥了那些心思不正的官员。


吃过饭食后,徐福和嬴政在府中逛了两圈,这才选定了屋子,入住进去。


自是一夜好眠。


第二日,他们收拾好行装,县令作陪,队伍之后缀了队伍,其中还夹杂了些仰慕始皇风采的儒生。


这一行人往着峄山而去。


徐福走到半道便没力气了,嬴政想也不想,便躬下了腰,道:“阿福既然累了,那便让我带你上去。”竟是做出了要背徐福的姿势。


后面的宫人、侍从们吓得不行。


能让始皇陛下背人上山吗?那不行啊!还不如让几个侍从抬着上去呢!


他们哪里知晓这等献殷勤的情趣!自然不是几个侍从就能替换得了的!


只不过……徐福也并不希望真让嬴政来背自己就是了。


他不希望在这么多人的跟前,折损嬴政的威严。


“不必了,我身体不大好,正巧借此机会磨砺一番。”徐福淡淡道。


嬴政笑了笑,揽住了徐福的肩,好承住他的力气,带着他一块儿继续往前行。


若是从前,徐福早就不想登什么破山了,但今日倒也强迫着,硬生生地登上去了。登顶之后,便有儒生迫不及待地向嬴政进言道,请嬴政选石立碑,刻以碑文,述嬴政之功绩,以传后世。


徐福闻言,并未说话。


他其实认为这样挺好的。


留下碑文,不仅是留给后世考古一个凭据,同样的,也是让后人知晓,嬴政究竟如何厉害,究竟创下了何等的功绩。光是这般想一想,徐福心底都忍不住为之觉得自豪。


说做便做。


嬴政点头后,便看向了徐福,“阿福去选一块巨石。”


徐福也不推拒,特意选了瞧上去最有灵气的一块,指着道:“就它吧。”


儒生们忍不住打量了徐福好几眼,竟是有些对徐福替代嬴政选石而不满。


徐福当然不会理会他们。


他是秦朝国师,何必拉低自己的身段去与这些人计较呢?


选定石块后,便有儒生及工匠,合作在巨石上刻下碑文。


刻定碑文后,徐福还仔细检验了一遍,确认没有哪里不对之后,徐福的心情顿时变得更为松快了。


他们很快就下了峄山,并且准备离开邹县,儒生们不舍错过这样的机会,便向嬴政进言,说起祭天地之事,有儒生道,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和遥祭名山大川。嬴政应允过后,这些儒生便自动黏了上来,跟随队伍前行。


徐福和嬴政离开邹县的这一日,县令遥遥将他们送出了老远,然后才不舍地回转身来。


见过了陛下和皇后的风采,这足以成为他这后半辈子的谈资了。


之后,邹县中不少人都从这位县令的口中,听闻了陛下与皇后的恩爱,此事更被部分人刻于石头上,记载于绢布、竹简上,甚至有人将它当做了故事流传下去,为后世还原这段历史的考据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


离开邹县后,他们便径直前往了泰山,在泰山之上立石碑,筑起土坛,举行祭天盛典。


一路以来的好天气,却硬是在泰山手中被破坏了。


徐福等人下山的时候,遭遇了大风大雨,风雨迎面而来,教人们不自觉地眯起了眼。


这一场雨实在来得太突然,就连徐福都未能算到。


有儒生紧张地道:“莫非这是不详的预兆?”


那人的确是蠢笨了点儿,而且也的确被突如其来的风雨吓了一跳。但从他这样大胆地开口说出来以后,他便完蛋了。


徐福都不能容忍谁胡乱这样开口,他当即回头冷声道:“什么不详的征兆?风雨从何处来?从天而来!方才陛下才祭过了天地山川,天上便降下了雨水,雨水为何物?为甘露!可见这正是上天也为陛下的功绩所震动,又感陛下敬天地的赤诚之心,方才降下甘露。”


那儒生被徐福这样堵了一句,面色登时有些不大好看。


而旁的儒生什么也未说,就看着他一人出头。


其余的人,早就知道徐福的本事,此时听闻,心中不由觉得皇后(国师)才是真神仙!口中说出的话,实在令人佩服不已。皇后说得不错,这岂不正是陛下天命所归的意思吗?


嬴政忍不住微微一笑,转头满是柔情地瞥了徐福一眼,道:“阿福说得是。”


那儒生面色已然涨成了猪肝色。


见周围人都不为他出声,儒生也就只有咬咬牙,将话都吞下去了。


因为风雨实在太大,山上又路险,尤其是被雨冲刷着,还有大风刮着,就更难走了。他们毫无准备,此时撞上,就只能生生淋雨了。此时那儒生瞥见了一棵大树,他双眼一亮,心道自己挽回颜面的机会到了!


儒生出声道:“陛下,那处有一大树,风雨中能巍然不动,请陛下到树下避雨。”


旁人也跟着惊叹,“路遇这般奇异的大树,真乃是奇特至极!也唯有陛下方能遇见这般神木了。”


徐福差点忍不住翻白眼的冲动。


什么神木?哪里来的神木?


不就一棵树吗?


竟然还宣扬了这么多话!


徐福冷冷地截断,“不行,陛下不能前往树下躲雨。”


那儒生登时气得不行,心底更是暗暗将这位皇后,钉上了“祸水”“媚君惑上”“心思歹毒”“空有其表”等标签。


不过这时候儒生到底没蠢到底,他没敢冲着徐福愤慨大骂,他只是立即反驳道:“如此大的风雨,陛下不躲一躲,若是病了又该如何?我对陛下实乃一片赤诚之心,只愿陛下能安康。”


这话说得,就仿佛在说他对秦始皇一片真心一般。


徐福是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和膈应。


他冷冰冰地看了一眼那儒生。


徐福知晓自己这一眼通常有着什么样的威力,果不其然,那儒生连这一眼都承受不住,脸色顿时忍不住发起了白。竟是就这样便被徐福的气势慑住了。


儒生连忙后退了两步,等意识到他自己做了什么之后,儒生的面上又涨红了,显然这样的丢面子,让他觉得难以忍受,可对方偏偏又是皇后,哪怕是一个男皇后。


“寻一处稍平的地点,我和陛下躲进马车中。”


幸而他们上山时,死活驱赶了一辆马车上来,此时好歹能挡个雨。


至于其他人,徐福是当真顾不上了。


一辆马车当然只能容下他们二人,其他人也就只能淋着雨了。


侍从们闻言,当然是听从了徐福的话,将马车引到了平地上去。嬴政始终微微笑着,并不发言。他极为享受这样被徐福维护的时刻,至于那个儒生,谁会理他呢?嬴政可是从很早之前,便从徐福这里知晓,雨天是不能往树下躲的。


跟得久了的宫人、侍从也都是知晓这一点的。


哪怕他们不知道这一点,他们自然也是本能地选择信任徐福,而不是那个只顾着出风头的儒生。


儒生见这些人竟然全然不理自己,就连陛下都未曾多看他一眼。


皇后便了不起了吗?皇后说的话才能令人听从吗?不过是个男子!却做了皇后!实在耻辱!儒生恨恨地磨了磨牙。其他儒生比他识时务多了,都选择了听从安排,跟随着他们一块儿挪动位置。


儒生心中的恼恨在翻滚,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轻易认输,于是他咬了咬牙,心道,你们偏要淋雨!那我就偏要躲雨!


那儒生转了个弯儿,直直走向了那棵大树。


而这一头,徐福正撩起车帘,仔细嘱咐外面的人,“勿要靠近大树。”


这些人本就是极为听从命令的,且不说徐福说得有没有道理,哪怕是胡乱说的,他们也都是会听从的。这些人连连点头,他们哪里会想到,一回头便见那儒生躲到了大树下,而且他还拉拽了另一名儒生同去。


徐福顺着看过去,登时也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这人还当真不知死活!


不过念在总归是条人命的份儿上,徐福便出声道:“去,去告知他,躲在树下易遭雷击,会出人命。”


侍从点头,深一脚浅一脚地上去了。


嬴政在徐福身后淡淡道:“这般胆敢质疑阿福的人,他要死便让他去送死好了。”


那头侍从很快走到了树前,因为距离稍微有一些远,徐福并不能听清他们在说什么,不过他能瞥见那儒生脸上激动的神色,实在不知晓,这有何好激动的?


侍从与他说了许久,都不见儒生挪动位置。


大约是因为受了徐福的吩咐,那侍从倒也不肯轻易离开,看得徐福都忍不住拧眉,早知道便不将那侍从派过去了,还反倒累得侍从这般费口舌力气,说不准还被儒生气得够呛。


到最后,那侍从果然被那儒生油盐不进的态度气急了,忍不住怒道:“让你从树底下出来,你便出来!皇后说,在树下小心丢了命!”


那儒生大笑道:“躲在树下怎会丢命?”他虽没说完,但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四个大字“无稽之谈”。


二人这段对话,因为声音大了些,周围的人都听了个清楚。


那儒生还未笑完,突然天空中一声轰鸣。


徐福抬头一看,就见半空中划过了一道紫色的闪电,徐福一个心道不好,那闪电便直直落在了大树上,在远处的人看来,那就是一道绚丽的光炸开了。然而站在树底下的人,却能清晰听见轰隆、噼嚓的声音,那棵大树被劈开了,雷电直接落到了树下二人的身上,并且雷电带出的火花还将大树下面未被湿透的树叶枝桠点燃了。


大火嗖地一下蔓延了两人的全身。


众人只听见紧接着响起了两人的怪叫声。


那站在树前的侍从呆了呆,拔腿便跑,显然被吓得不轻。


其他人也是一样,就像是被谁施了定身咒一样,半晌都不敢挪动。


大火和雷电很快将那两人烧焦了,惨叫声在耳边重复着,众人浑身都被雨水浸透了,忍不住狠狠打了个哆嗦。


太……太可怕了……


他们先是一阵庆幸,庆幸自己没有跟随那儒生走过去躲雨,而后又是一阵后怕,若是……若是陛下听从那儒生的话,走进了树底……他们根本不敢想象其后果。


他们又接连打了几个哆嗦,一面心底埋怨那死去的儒生,一面看向徐福的时候,目光便变了。


这些儒生看向徐福的时候,并非敬畏,而是恐惧,就如同见了什么可怕的怪物一般。


徐福对他们的目光全然不在意,待那侍从跑回来之后,徐福对他说了声,“受惊了,去歇息吧。”


那侍从便顿时觉得一身惊吓和疲惫都消去了,他忍不住笑了笑,道:“多谢皇后。”说罢,这就到一边去躲着了。


嬴政伸手将徐福拉了一把,将他拉到了身边来,并且还搂住了他,二人身上都湿透了,不过这样紧贴在一起,总能取些暖。这时候正是春时,春寒还未完全褪去,一场大雨下来,淋得人是有些受不了。


嬴政俯在他的耳边低声道:“那人竟敢得罪寡人的阿福,被雷火烧死,也算是便宜了他。”


徐福舒服地靠在嬴政怀中,淡淡道:“只可惜了那个被他拉过去的人。”


嬴政摇头,“不可惜,阿福都道不能去树下了,且不说阿福话中的对错,但他们身为秦的子民,而阿福乃是大秦的皇后,阿福所言,他们都应当遵守。这二人擅自妄为,往轻了说,是不遵从大秦的皇后,往重了说,那便是不服从于皇权。这样不忠之人,死了好。”


徐福竟然还觉得嬴政说得有点儿对。


徐福没再说话,他就这样靠着嬴政休息了起来。


马车外还伴随着大雨声和雷声,但是这一刻,徐福却觉得宁静得让人心底舒服。


好像人生追求便就是如此。


窗外下着雨,爱人在怀里。


马车外,那些儒生们凑到了一起,也不知在说些什么,不过经过那个儒生之后,剩下的宫人侍从及守卫士兵们,便都对这些儒生有些不满。


光会嘴上说,真的本事却半点没有!实在让人瞧不起!


更重要的是,他们竟然还敢不尊皇后!


儒生们还尚未意识到有哪里不对,毕竟他们向来身份不低,走到哪里都能受到优待呢,此时当然也不会分神去思考,自己是否有何处不妥,得罪了皇后和陛下。


……


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多久,雨便停了。


众人舒了一口气。


那儒生惨死的画面带给他们的冲击太大,他们实在也有些忧心,自己会不会也死成那个模样。


徐福掀起车帘,和嬴政一同走了下去。


徐福当先往那棵树的方向瞥了一眼。


他们在山上本就离天很近,更被说大树高耸了,那真是……雷不劈他劈谁?


其他人见他们下了马车,忙唤道:“陛下,皇后。”


那些儒生们看向徐福的目光更为忌惮了。


嬴政对这些目光有些不快,于是不着痕迹地拧了拧眉。


“去瞧一瞧树下。”嬴政冷声道,他没再分给儒生们半点目光。


儒生们虽然觉得哪里有些怪异,但到底并未多想。


士兵们走上前去,拨弄了一下尸体又迅速退开。


那二人已然浑身焦黑,不成模样了。


士兵们也不免被吓了一跳。


那一幕可实在太震撼人了,等看见了尸体便更觉得可怕。幸而他们向来都极为听从皇后所言。


嬴政没说将人埋葬的事,直接就下令说继续下山。


埋葬?


就这样两人,还配入土为安吗?


嬴政冷着脸想道。


接下来倒是没遇见什么大雨了,他们平安地下了山。


只是徐福不知晓,历史上,嬴政还当真躲到了那棵大树之下,而嬴政有龙气护体,还当真没什么雷来劈他,嬴政躲完雨后,大喜之下,还赐封那棵树为“五大夫”。这一段故事还流传到了后世呢。


下了泰山之后,休息一日,他们便又再度启程了。


这一次他们前往了梁父山祭地,后又立碑刻文,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饬。二十有四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之后他们又沿渤海岸往东走,途经黄县、腄县,后又登上成山的顶峰,登上之罘(fú,浮)山,皆树立石碑歌颂秦之功德,然后再离去。


这一路,他们便走了两个多月。


两个多月后,他们往南走,登上了琅邪山。


琅邪山比之从前的山峰,更为古拙大气,徐福和嬴政恰好都对此地较为偏爱,便借此机会,在琅邪山歇了下来。


琅邪山的风景极为美丽,徐福身置琅邪山中,甚至能缓慢地感觉到周身溢来的灵气,无论是错觉还是属真,徐福都选择了同嬴政住在山中。


于是琅邪山开始修建了琅邪台。


此处人烟稀少,显得有些清寂,嬴政为了寻人来打消这种状态,便下令,让三万户百姓迁来,在琅邪山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徐福站在琅邪山上,逐渐见证着琅邪山的变化。


从琅邪台到迁来的众多百姓……


徐福觉得惊叹。


他与嬴政站在山巅之上,脚下云雾纷纷,隐约能瞥见山脚下和山腰新修起的房屋和百姓。


嬴政指了指脚下的云雾,笑道:“阿福可有羽化登仙之感?”


徐福错愕地低头去看,仔细感受一番,竟是还当真有此错觉。


嬴政兴致起,又唤来人,在琅邪山上立石碑,塑徐福之雕像,在石碑上刻碑文,大意便是君房在琅邪台,似要羽化登仙……云云,全篇都是赞颂徐福的。


徐福没想到嬴政想到便立即做了,他看着他和嬴政的石碑靠在一处,登时还真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更没想到的是……


其实在他们从山巅往下望去的时候,那些百姓,也忍不住仰头往上看。


百姓们觉得自己瞧见了一黑一白两人,这两人衣袍飘飘,似神仙落入云雾间,引得百姓们争相叩拜,此后还编成了传说,传于后世……


甚至琅邪山上的雕像也影响到了其他地方的百姓,百姓们自发设石碑,塑雕像,颂扬国师君房与始皇陛下。


……此乃后事,便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