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唐神级选择系统 > 第七十三章 不会有什么不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biqukan.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玄武门之变后,不管李世民是出于何种目的,他对前东宫和齐王的府臣还是很宽宏大量的。


先是给领薛万彻、冯立晋升官职,随后又起用了原太子的心腹魏征、王珪和韦挺,任魏征为东宫詹事主簿,任王珪和韦挺为谏议大夫。


并且宣布赦免原太子和齐王余党的一切罪过,官员们不得再互相检举揭发。


李世民所表现出的这种宽大为怀、既往不咎的姿态,使得很多的原太子和齐王余党总算是放下了心。


可是,长安城中的局势稳定下来,不代表着地方上也是如此。


比如刚刚送来的那封急报中就写明:益州行台——也就是现在的成都左仆射窦轨,以乱党的名义,将益州行台兵部尚书韦云起杀害了。


这封急报是行台尚书郭行方发来的,他此时已经逃离益州,暂时不知所踪。


“窦轨,该杀,该杀!”


李世民被气坏了,他已经下令大赦了原太子和齐王余党,窦轨此举分明是借着打击余党的名义,清除异己。


“来人,拟旨,命霍国公,平道将军柴绍将这乱臣贼子擒拿至长安!”


“父皇,父皇!慎重,千万要慎重啊!”


李文武大惊失色,连忙说道:“万万不可因为一个窦轨,就乱了大计啊。”


“滚开,这窦轨欺君罔上,你居然让朕忍?”


一脚将李文武踢开,李世民就见中书舍人颜师古已经拟旨完毕,然后又拿出了起居注,在上面写上了:武德九年x月x日,上欲擒益州左仆射,宜都王进谏,上怒蹴之。


如同一盆冷水泼在身上,太宗皇帝当即就服软了:“那个,刚刚是朕被气糊涂了,这段能掐了别写吗?”


颜师古看了皇帝一眼,没搭理他。


李世民也很无奈,就算他把颜师古撤了也没用,接替的还是颜家人——负责写起居注的官是颜家世袭的,别人写只会被当做野史看待。


气消了,刚刚的举动让李世民后悔起来,不过作为皇帝他是不能承认错误的,否则就会被颜师古当做罪己诏记录在册。


“文武,你没事吧?”


“儿臣没事,多谢父皇关心。”


“你莫要责怪朕,朕刚刚实在是……哎。”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儿臣只是希望,父皇能三思而行。窦轨只不过是一个疥癣之疾罢了,心腹大患可是在草原上啊。”


“起来吧,站着说话。”


“是,父皇。”


“这件事朕会考虑的,等水泥硬化了以后,记得拿来给朕看。”


“遵旨,父皇。”


长孙皇后走的时候,给了李文武一个安慰的眼神,这让他心中一暖。


“嘶,轻一点,好疼。”


如月轻轻地帮李文武脱掉了小衣,就见腰肋处一片青紫。


她连忙去取来了药酒,小手轻轻地揉。


“大家怎么用了这么大力气,看把您给踢的。”


如月撅着嘴,小声的抱怨道。


“哎,那能有什么法子。用点力,必须用力才能把药力化开。”


“您以后可别冲撞大家了,万一,万一……”


如月说了几个“万一”,就再也说不下去了,眼眶中已经蓄满了泪水。


“放心吧,我没那么容易死的。”


伸手帮如月去擦眼泪,擦着擦着,可能是因为天气热的原因,她身上的衣裳也不见了……


……


七月二十日。


长安城的局势稳定了下来,大街上再次恢复了以往的局面,每天等候在城门处准备出城入城的百姓络绎不绝。


一阵急促的铃铛声响起,随即一根红色的羽毛出现在地平线上,紧接着就是一名骑士驱马赶来。


骑士的背上背着一个包袱,上面插着三根染成红色的鸡毛。


城门内的队正听到这铃铛声,顿时全身一个激灵,连忙吩咐手下军士将百姓驱赶开,就连那些马车也被推到了一边。


其中不乏身份尊贵者,可却无一人提出异议,只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八百里加急的鸿翎信使到了。


信使一路不停歇,一直赶到了原秦王府——现在天策府的幕僚处就设立在这里。


在验看过包袱上的火漆后,长孙无忌打开了包袱。


里面是一封发自泾州的急报:颉利可汗率突利等部,兵力十余万,从泾州方向入寇。


泾州刺史率军抵抗,形势危在旦夕。


长孙无忌不敢耽搁,立即和其他几名幕僚带急报入宫禀报李世民。


李世民此时正在查验水泥的效果,见武士用尽全力才能勉强将水泥板上砸出一个小坑后,这位大唐太宗皇帝笑了。


有了这等利器,朕还怕什么?


紧接着,长孙无忌送来的前线急报就到了。


李世民看后,迅速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李文武也参加了,因为他的预言十分的准确。


“诸位,看过这封战报后,有什么想法?”


程咬金当即迈前一步:“陛下,臣程咬金请命出征。”


与此同时,尉迟恭等武将也纷纷开口,请李世民派自己出征。


李世民经过考虑,决定派尉迟恭出征,拜关内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出征在泾阳迎击颉利大军。


“叮,系统发布任务。”


“选择一:劝阻尉迟恭在泾阳应敌;选择二:当做看不见。”


李文武脑筋急速转动起来,他觉得这个任务好像在向自己提示着什么。


历史上颉利可汗入侵中原后,确实是在泾阳与尉迟恭大战了一场。


尉迟恭斩杀突厥军千余人,并且生擒了俟斤阿史德乌没啜,可是却没能阻挡住颉利可汗的大军,令其直扑渭水河渭水便桥北岸,兵临长安城下。


因为史书中只介绍了这么几句,李文武也不知道颉利具体走的哪条行军路线,又是如何突然出现在长安城外的。


只是他知道几乎带走了长安城内大部分兵力的尉迟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造成了长安城内兵力空虚,最终李世民不得不与颉利议和,签订了渭水之盟。


自己虽然是提前提醒了李世民,可看他的决定,依然还是在走历史上的老路。


那恐怕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不同。